2017年1月12日晚上8点半,我系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留学咨询会。刘欢欢老师作为召集人,邀请到留学英国归来的彭飞师兄和杨源师姐,以微信群为平台,语音和打字为主要方式,和应用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双学位的一共56位同学交流留学信息。
彭飞师兄分享了在英国留学的四年经历以及回国在我校攻读博士后,继续做科研的经历。杨源师姐则分享了在英国读一年的授课型硕士,在英国工作一年后回南方医科大学心理科工作的经历。在分享后的提问环节,同学们就自己的困惑积极提问,气氛热烈。师兄师姐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做出回答,如绩点低与申请成功几率的问题、如何提升学术背景的问题、授课型和研究型硕士的区别、如何获取国外导师信息、非心理学专业学生申请出国的问题以及申请出国的具体流程、是否需要中介的帮助等等问题。咨询会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非常有意义,明确了自己的留学之路,并向此次咨询会的组织人和答疑的师兄师姐表示感谢。
2014级应用心理学 简可雯 报导
心理学专业留学咨询分享会文字转录
l时间:2017年1月12日 晚上8:00-9:30
l分享嘉宾:
ü彭飞 华南理工大学科技英语专业本科,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硕士,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心理学博士
ü杨源 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本科,英国爱丁堡大学咨询与治疗学硕士
l活动召集人:刘欢欢 心理学系老师
(本文根据活动当晚微信平台分享音频转录而成, 文字转录整理:2015级心理双学位 梁梓晨、陈乐程、陈梦欢)
彭飞师兄: OK,那就从我开始啦,可能大家不一定认识我,我叫彭飞。我是2012年夏天去的英国,在英国读了四年多吧,现在总算是毕业了。2016年11月底回来咱们系,目前是跟小远哥做博士后。在这之前,我也跟很多人一样,是在咱们系读的硕士,当时也是跟着小远哥,2009年到2012年的时候。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尽管问,虽然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一一对应的回答,但是我尽量语音加短信的把大家的主要疑问,尽我所能地去解答。另外一方面我也要澄清一下,我并不算是很典型的留学,我想那方面的情报可能从杨源那里会获得更多,比如很多人会比较关心读硕士这方面的内容。我这个就比较非典型,怎么说,做科研还算是比较痛苦的一件事吧,所以大家得想清楚。
杨源师姐:大家好,我叫杨源。我是2014年在我们学校应用心理本科毕业后,出去英国读的硕士,的确跟师兄不太一样,我走的可能比较常规一点,申请的是一年型的授课型硕士,然后在英国又留下来工作了一年。现在在南方医院心理科做治疗师。如果说师兄是偏科研的话,我这边估计是科研+临床,然后现在又偏回了临床。所以我和师兄就默契一些,各自介绍自己的那部分吧。我本人是做肿瘤心理学这一方面的,由我来提第一个问吧,师兄是做哪一方面的科研的?
Q(黄):师兄你为什么觉得做科研痛苦啊?
彭飞师兄:我争取两个问题一起回答吧。就第一个杨源师妹的问题是,我是做哪个专业的,我的专业理论上讲应该叫计算神经科学,实际研究的对象是昆虫,就我们是做蜜蜂、雄蜂这些。然后我主要负责的部分就是根据他们目前已有的认知和行为,通过建立这种神经网络的模型,来想办法解释它可能是什么样的神经机制来驱使它们做出这些行为。我那边的实验室是比较偏认知行为这块的,但是就是以昆虫为对象的。
彭飞师兄:另外一个问题黄同学问的为什么觉得做科研痛苦,我可能要阐释一下我不是觉得做科研痛苦,而是觉得读博士的过程很痛苦,过程是痛苦的,结果当然是感觉还不错的,觉得完成了一件很大的事情,但在这当中的痛苦我不确定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愿意去承担它,而且是不是有必要每个人都去走一遍。
Q(易):如果我将来想走心理咨询与治疗这个方向的话,在本科剩余的一年多时间还应该做些什么以提升自我呢?
杨源师姐:我先回答一下易同学的问题吧。目前在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这方面是有所改善的,比如说我们之前只能考二级或三级的咨询师证,现在我们是能考治疗师证,而治疗师的报考前提第一个就是要医科院校毕业,像我们就是符合的。第二个是要心理学相关专业,我们也是符合的。第三个条件就是要在医院工作满一年以上,这一点其实是要看各个单位,有一些卡的不会太严,有一些卡的比较严,它要求你的工作年限。在这边,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的研究生报考的是非医学类,比如是师范类的话,可能治疗师报考会有一些麻烦。
杨源师姐:比如说我的硕士是在爱丁堡大学读的咨询与治疗学,但是在国外,心理学和咨询学是放在社科院校下面,并不是放在医学类院校下面,所以我目前要报考治疗师的话,我是只能够用我的本科学历来报考的。初级的报考并没有太大限制,因为它只对你的学历有要求。但是中级的报考就比较受限,因为硕士学历的话,在取得初级两年之后就可以报考中级,但是如果你只有本科学历的话,那要等四年以后才可以报考中级治疗师的。所以大家如果想走咨询与治疗这条路的话,以后还是尽量报医学院校的硕士,这样认可度会比较高。
杨源师姐:既然提到了要走咨询与治疗这条路的话,在最后这一年还能做一些什么能够自我提升,其实我自己能想到的最大的一个就是尽可能地去尝试着做一些咨询,尝试的去接一些个案。因为包括我在英国受训的这一年,其实也是接受大量的这种one-to-one的训练,包括一个来访者+一个治疗师+一个观察者,加上一个督导在旁边全程笔录,再加一台摄像机,所以大量这样子的练习,既可以保证自己以后在面对来访者的时候拥有足够的自信,也可以锻炼自己一些很基本的共情和一些情感表达、内容表达的技巧。
Q(王):我的绩点比较低,出国申请是不是录取的几率就很低了?我的平均分估计在80分左右。
杨源师姐:回答一下王同学的问题。申请和绩点的确是挂钩的,而且在一些顶尖的名校当中,它的确占的比重还蛮大的。但是你的绩点平均分有80分,其实并不算太低的。当时我记得报考的大多数学校一般绩点要求都是80分左右,就少数比如我报考的爱丁堡大学,它的绩点要求要到85分,比如说伦敦国王学院这些比较top的,咨询与治疗学特别厉害的学校,它可能要求就是85分或3.5以上的GPA,其他的话我感觉这个绩点是够了的。其实更多的是你可以尝试去跟学校argue,差一点点的绩点并不会太大地影响你的申报。
Q(易):我将来即使出国考虑的专业也是咨询与治疗,想问一下师姐,在出国学习这几年,师姐觉得在咨询治疗方面最有收获和提升的地方在哪呢?
杨源师姐:我觉得易同学问的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我自己去思考。因为出国这段时间,的确个人感觉成长了不少,尤其是在我第二年,我做的是与肿瘤相关的一个课题,我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地访谈肿瘤病人,如果谈了没有一千人次的话大概也有五百人次。其实我个人感觉国外在对待你这种刚出社会,经验并不太丰富的治疗师或咨询师的时候,他们是一个非常包容的态度,所以我在他们身上反而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些时候可能因为语言问题或者其他的一些问题,我紧张,他们会过来安慰我。
杨源师姐:而且可能由于我谈的这些对象的特殊性,因为他们毕竟都是肿瘤病人,所以让我更觉得共情和温暖的这些基本的咨询元素的重要性。如果用欢欢老师的话来讲的话,真的当你很人本的去对待别人的时候,这种人与人之间非常坦诚的接触与碰触,我觉得这个力量是非常强大的。然后在这一年当中,我觉得每一个每一个的访谈我都觉得是在锻炼我的这些元素,我也很感谢有这段经历吧,我觉得还蛮重要的。
Q(黄):师姐,我想出国,也想做咨询,读华南师范大学的硕士怎么样啊?
杨源师姐:黄同学的这个问题,我感觉很难回答。因为华师的硕士我并不是很了解,我的确有同学在那边读,但是具体怎么样我还真的不太清楚。
彭飞师兄:华师硕士的问题,邹老师或许可以解答。
邹老师 :今天是你们的主场,关于国内读硕读博的问题,以后再聊。
Q(蔡):师兄师姐我想请问,出国可以走临床心理或者精神科方向的吗?就是不单单是心理咨询。我以后想走临床,想当精神科医生然后考心理治疗师。
彭飞师兄:师妹你说的临床心理和精神科方向是指什么样的方向呢?如果你要是想走科研这个口的话,我想应该能找到一些比如像精神病类的这个方向的科研,这个方向的科研就可能和心理咨询不太一样了。
彭飞师兄: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这个我就不太了解了。据我所知,在英国,你要当精神科医生,跟你做别的科的医生应该是一样的,就是你要走医学那个口,你要先成为医学博士,或者是考英国的医生资格考试之类的,应该还是蛮困难的。所以我推荐你如果想走这个的话你倒不如在国内做比较好吧。
杨源师姐:我接着说一下精神科医生和治疗师这个话题。在国内,临床心理专业出来的就等于精神科医生,应用心理专业出来的就等于咨询师或治疗师,但在国外并不是这样。在国外,临床心理学家(clinical psychologist)等于临床治疗师(clinical therapist),或者约等于咨询师( counselor ),精神科医生有处方权的有博士医学学位的等于精神学家(psychiatrist)。所以,我们去国外即使是读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ychology)学到的只是咨询与治疗学。所以如果去国外想读将来做精神科医生的专业的话,要回去读大学本科。
Q(王):师兄,我想以后就做科研了。不知道申请英国的时候是申请研究型硕士还是授课型硕士?两者在申请上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呢?
彭飞师兄:王同学的这个问题我猜杨源可能比我更了解,但是据我所知授课型的话有八门课,然后研究型可能只要修四门就是一年的时间之内。然后研究型会更多的时间接触这个时期所在研究的科室,就是从研究的角度来讲,这样确实收获会大一些我想。但是我也很推荐你读这个授课型的硕士,因为据我了解这个授课型的硕士真的蛮扎实的,这八门课学下来,可能整个人都变了,都质变了。
彭飞师兄:换句话说我们读博士都没有受这种洗礼。我觉得这个还是真的蛮好的,当时我也旁听了很多硕士的课程,就是不用承担硕士的压力,但是确实感受到了他们在这个课程当中是非常有收获的。
杨源师姐:关于授课型跟研究型,这个我有一点想说的就是,无论是哪种型的硕士,你其实都是要准备一个毕业论文的,然后这个题目呢其实是由你自己来定的,所以大家已经可能在准备毕业论文,就是本科的毕业论文了。然后你们也可以思考一下你们以后真的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因为很快的当你投入到硕士的学习里面,很快的就要开始想自己的硕士要做什么。你可以做与导师相关的一些东西,因为这样导师会给你更好的指导,但是导师是不太喜欢那种完全没有创新的学生的,他觉得如果你跟我做完全一样的东西,那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然后自己跟导师挂钩,就突出你自己的一个特色。
Q8(文): 请问师兄师姐你们申请出国留学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不太了解这一块。需要找中介吗?还是自己申请?
彭飞师兄:文同学的问题我先说说我这边吧,待会杨源再补充流程。我走的是国家公派的路线,跟一般的直接对外的申请有些不一样,我走的流程其实更长。我做的第一步和所有人一样,就是先想办法联系国外的导师,特别是做博士的话要先让导师愿意和你一起搞研究,找到这么一个对你感兴趣的人,愿意和你一起走这趟路。我当时找到导师之后,就和他表明这个态度,他也接受了之后,我就开始准备国家留学基金委的中国留学基金,他们的要求是要先拿到国外导师的认可和其所在学校的condition offer也就是奖学金offer。
彭飞师兄:然后拿到这个东西之后,你会跟你未来的导师一起拟定一份research proposal也就是研究计划,再把所有的材料提交给国家留学基金委,基金委会做审批,大概在每年的五月份出来结果。
彭飞师兄:对于中介方面,我不推荐你找中介。因为中介并不能锻炼到你本身对留学这条路的了解,我觉得留学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是你自己一定要知道你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例如research proposal或者personal statement,写这些东西的过程能够不断地打磨你自己,你会越来越清晰自己的目标,你当然也可以找周围的人来帮忙,但我是强烈的建议你亲自来走这趟路。
杨源师姐:关于中介的问题,我当时是有用中介的,因为我嫌麻烦,有很多文书之类的东西不想写,但是,说实话中介其实并没有做太多的事情,而且收费还比较高。像我那时候的话,一般要1-2万,甚至有些同学还花了3-4万给中介,中介做的事情我最后的确不太满意,我真的也不推荐中介,他们的确像师兄说的那样,给他们写了一个personal statement,而且还是非常不入流的personal statement,然后就随便的发出去,所以个人感觉中介在做这件事情上并不能很好的帮助到我们。
Q(王):如果想读社会认知心理学,在英国有哪些学校推荐?
杨源师姐:关于王同学的问题,认知心理学哪一个学校好?我觉得与其回答你哪一个学校好这个问题,还不如先回答你你觉得哪一个professor或者哪一个supervisor有趣,或者是你个人感觉对这位导师的领域和研究方向非常感兴趣,这个可能会更好的让你选择哪个学校和哪位导师,因为毕竟出去了之后你是要跟你的导师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的。所以你光认准学校或者专业的时候,我现在反而觉得它的实际意义并不太大,你倒不如好好的看网页,看这位导师的介绍,看他发的文章,然后决定你是否喜欢这位导师。
彭飞师兄:非常同意杨源师姐的观点,导师比学校重要。
Q(文):师兄师姐当时是从哪些渠道获取国外导师的信息的?如何联系到导师的?
彭飞师兄:我先说说我怎么联系导师的吧,当时因为一些个人原因就已经确定了我就想去伦敦,所以我当时找学校时,就把伦敦所有的大学和他们心理学系的情况大概看了一遍,然后中间找到一些我确实看起来就很感兴趣的领域和导师,然后就给他们写邮件呗,写之前可能就读一两篇他们发的文章,至少稍微有一点聊头,知道他们目前在关心什么样的话题。
彭飞师兄:国外导师有一点好,就是很多人都有比较完善的个人主页,你在上面可以找到他们比较详细的个人经历和目前的研究领域跟兴趣,还有他们发的文章,甚至有一些导师会放一些实验室的照片,平时的生活照可能都会有,信息还是挺全的,可能需要大家静下心来,好好的理一理,大概就是这样。
彭飞师兄:如果你们是对城市本身就不是很确定的话,那可能这个范围就更大了,这个工作量也就更大,所以就看个人的情况吧。
杨源师姐:其实导师的信息在学校的官网上几乎都会有,他们都会有一个work e-mail就是他们的工作邮箱,你们可以直接发邮件去询问。其实发邮件的过程也是锻炼自己英语的过程,像我当时为了找第二份工作,我也发了很多很多封邮件,但很多都石沉大海了,因为当时我用的是QQ邮箱的后缀,很多都直接被认为是垃圾邮件,直接被放进了junk box里面,我觉得很多导师都没有看到我的邮件,但是总会有一两个回复的,他们的回复会更好的促进你帮助你了解一些东西,所以我也是通过这样子找到我的第二份工作的。
彭飞师兄:师妹说的太好了,就是我觉得可能中国的孩子普遍有一个心理,就是心里面比较害羞呀,但我觉得这件事情其实是你没有任何东西会失去的,就勇敢地去发,哪怕石沉大海,没关系呀,别人也不认识你对吧,本来如果说他不想要你,他不回也好还是回你一封拒信也好,对你都应该是没有任何影响的,你都可以继续呀,至少这样子的过程也能帮你去不断地思考你到底想要做哪一块的研究,你想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还是蛮重要的。
杨源师姐:对,我也很支持师兄这一个说法,就是在你发邮件给导师的时候,请一定记得先阅读一下他的研究领域和他的一些文章,这样子聊头是一定会有的,第二就是让他知道你发给我的这封邮件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在发一样的邮件,所以他就会知道你是真的有下过功夫去看过我的文章,读过我的东西的。我当时找到我这份工作的时候,是我把一个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教授,他的文章我几乎全都看过了,然后发了一封邮件给他,之后得到的回复就是直接约我在医院见面,面谈,下周五几点几点,所以当时我拿到那封邮件的时候我是非常兴奋的,觉得前面的努力也没有白费,然后才顺利的得到后面的这一份工作。
Q(王):当时你们在完善自己的学术背景上有做了哪些努力吗?
彭飞师兄:呃学术背景方面,我主要做了两件事情吧。第一个就是我当时读硕士的时候,主动联系了一个当时我做的那个研究方向的一个大牛,杜克大学的一个教授,通过这位教授,他也给了我很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然后我就把这块作为我在申请时的一个亮点,至少是说我比较主动的,而且建立了这种国际的合作关系。另外一方面我觉得受益很大的是,当时最开始时我并没有一心要去英国,所以当时是花了很长时间准备GRE,那个其实对语言和整个学术方面的思维帮助都是蛮大的,因为GRE本质考的是语文、逻辑和数学这些。
杨源师姐:说到GRE(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这个问题,当时是因为我很不想去考GRE,所以就完全没有看美国那边的学校,当时我只在香港或英国之间做选择。很佩服师兄有这样一个耐力和勇气一直去攻GRE,我当时是打退堂鼓了,觉得搞好雅思就可以了,因为当时已经决定了要走咨询与治疗这条路,然后发现这个专业在很多地方这个专业的雅思要求都是四个7,所以这个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当时就完全没有想着再搞GRE,就一心一意的搞雅思了。
彭飞师兄:我觉得如果说走咨询与治疗方向,真的没必要把GRE这种东西放在前面,因为这是给科研方向准备的吧。对于雅思,我自己体会的是雅思说着容易,但真的想要考得很好,也没那么容易,有很多东西需要你花时间去精心准备的,而且这个可能对英国的语言方向更有帮助,毕竟个人觉得英音和美音差别还是挺大的。
杨源师姐:在英音这方面,我应该算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吧。因为我在苏格兰地区,所以当地苏格兰口音真的是非常的重,而且苏格兰人讲的是古盖尔语和苏格兰英语,所以在听的时候就有点像粤语跟普通话的区别,然后再加上非常非常随意的苏格兰口音。我接到过完全一口苏格兰腔加古盖尔语的来访者,真的是没办法接他,没把他放入组,因为我真的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大家要做好这样一个思想准备。
彭飞师兄:苏格兰的口音是比较重呀,确实太重了。然后还有一个口音重的地方是利物浦吧,利物浦的口音也是听不懂的。伦敦的口音呢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重,但听久了就会发现,诶,还挺好听的,就是习惯了那种说话的感觉,还不错。
Q(易):多谢师兄师姐,我觉得我出国的目标似乎对我更有意义了。之前在usnews上按专业排名看过美国学校的graduate program,除了排名以外主要还是看里面faculty的研究课题和方向,当然还有一些绩点英语成绩的要求(虽然好多学校对此都没有具体的分数线),请问在找理想学校的时候我的这些了解内容够吗?
杨源师姐:回答一下易同学的问题,在了解学校的时候,这些内容是比较basic比较基础的,我觉得硕士和博士有一个比较大的区别就是它大多数还是以授课加上dissertation也就是毕业论文这样一个形式来进行,所以除了看最基础的比如排名这些东西之外,我觉得还要看课程的设置,还有看以往的一些学生对这些课程做的一些feedback和评价,我觉得这个是比较有意思的,而且还有很多选修课的部分,像我学的咨询与治疗就有十种选修课供你选择,你也可以对选修课做一些了解。
Q(黄):师兄师姐,我现在是应用心理双学位,本专业是医学英语专业,我想申请咨询方向的学校。但因为不是心理学本专业,申请的时候会不会很难呢?能有什么办法增加申请成功的可能性吗?
彭飞师兄:黄同学这个问题我觉得我可能比较有发言权,因为我其实一直以来都在跨专业吧,就是我本科其实是学英语的,然后当时就是被分到了英语专业不是我自己选的,所以一直以来就是一种很逆反的心态,一直到最后终于找到心理学做一个出口,然后开始往心理学上转。但后来,来了南方医科大学也是做咨询方向,然后我又转去做这种很基础的认知,还有计算机这块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我觉得,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定要勇敢的去转,而且你一定要让自己有这个信心认为这些事情你是能转的,你是能做到的,就还年轻嘛!
彭飞师兄:你的这种信心是可以传递给别人的,换句话说,你的这个条件要比我那时候好多了,因为你还有一个心理学的双学位对吧!这样子等于说你是本科学了两个专业,这不就是你的一大亮点吗?换句话说别的人都只有一个学位然后你同时拿了两个,这已经是你实力的证明了呀。
杨源师姐:说得好!
杨源师姐:双学位这个问题其实是真的不用太担心,因为在我读的时候,我的那个班里面四个中国人,有一个台湾人,一个上海,一个北京,我一个广州。其他大多数本地同学,他们其实本专业都不是心理学,他们都是各类各样的,政治学啊,语言学啊,文学啊,转过来的。所以国外还蛮喜欢这种有交叉背景的学生的,因为他们觉得会给一个班带来其他不一样的氛围。所以,这个我觉得真的不用太担心,何况你已经有一个双学位了,然后基础理论的东西你是懂的。
彭飞师兄:结束我再多说一点吧,就是想要出国的师弟师妹们我会劝大家尽量的多想一想就最好,就是最好能多想一想自己想要这几年在国外收获的是什么,就是你自己的目标如果能想的越清晰,能够打磨的越清楚的话,你的收获可能是越大的。然后这里面就有很多的例子,比如说我自己现在在英国的一个同门师妹,她现在就整天跟我抱怨,觉得自己过的很痛苦。
彭飞师兄:然后痛苦的原因就是因为觉得,就这么糊里糊涂走上了这条路。真正走上之后呢,现在到了研二研三博二博三这个阶段。就觉得实在是孤立无援,也不知道出路在哪里,就是很挣扎,然后就觉得有点后悔当年做了这个决定。
彭飞师兄:还有一方面就是我觉得杨源师妹做的真的特别好,就从这个听她分享的过程当中,我的感觉就是她的目的性很强,而且是已经非常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所以真的是去国外的时候每一步都是走的非常好,就包括跟导师和对课题的这种思考,其实很多中国学生都没有做到这一点的。
杨雪岭老师:讲得真好,我也认真学习了,以后做班主任也要了解这些,才能更好的服务学生。
彭飞师兄:杨老师过奖啦。
杨源师姐:雪岭老师谬赞了。
陈瑜老师:谢谢欢欢老师的热心组织,谢谢两位海归的真诚交流,我和雪岭老师感觉一样,很棒!
彭飞师兄:谢谢陈瑜老师~~改天你也分享一下国外的经历和感受吧哈哈
陈瑜老师:好啊!
杨源师姐:师兄分享的也很棒,关于csc申请的东西,我回头有机会再问您,我也在考虑这个途径继续PhD。
彭飞师兄:OK没问题。
刘欢欢老师:很有收获,了解了一些不同的道路。很同意其中的一个观点,努力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努力去达成的过程,本身已经是成长的重要部分了!感谢彭飞、杨源的联袂解答,感觉你们俩像电台主持人,好有默契的样子。
杨源师姐:各位都辛苦啦,也谢谢老师的组织,各位的聆听和师兄的分享!很高兴今晚有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