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学系首页 >> 新闻动态
我系课题组在IJCHP发表研究论文揭示阈下抑郁个体的异常积极情绪维持
时间:2023-12-14

近日,我系张瑞彬副教授课题组(认知控制与脑健康实验室)在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Health Psychology(中国科学院一区,2023年影响因子8.8分)发表题为Aberrant positive affect dynamics in individuals with subthreshold depression: Evidence from laboratory and real-world assessments”研究论文。


该研究是课题组2022年获批国自然面上项目的第一个研究课题,该项目中我们提出阈下抑郁个体存在积极情绪体验模式异常,尤其存在积极情绪维持时间的缩短,可以通过tDCS刺激调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的神经活动延长StD个体积极情绪维持时间”的假说阈下抑郁(Subthreshold depression)是指有部分抑郁症状但没有达到重度抑郁的诊断标准的亚临床个体。在课题组前期的研究中发现阈下抑郁个体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9%,且有阈下抑郁症状的个体在未来转化为抑郁症的风险是无抑郁症状个体的3倍(Zhang et 2023, Psychological Medicine)。尽管如此,过去对阈下抑郁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在情绪体验中多从负性体验思考,较少关注积极情绪。在结合课题组的实验关注上及过去研究的调查基础上,课题组提出阈下抑郁个体可能可以获得正常积极情绪体验但在积极情绪维持上存在困难。为此,为验证该推论,结合实验室行为实验与七天生态瞬时评估(EMA)对阈下抑郁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模式进行系统探究(图1)。在实验室下,通过特定电影片段诱发被试积极情绪,并在之后的时间内多次测量被试积极情绪水平。研究发现健康组的平均积极情绪维持时间大于阈下抑郁组,并且阈下抑郁组在情绪诱发后的前三分钟出现显著更快的积极情绪下降。为进一步论述这一结果的生态效度,结合生态瞬时评估方法对阈下抑郁个体进行为期7天每日5次的情绪体验评估,进一步发现阈下抑郁的积极情绪维持困难主要与高情绪惯性有关。目前课题组在这一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fMRI探究潜在的脑机制并展开相应的神经调控,期待未来能够将结果进一步分享。总之,通过该研究将对进一步理解阈下抑郁的积极情绪体验并为后续进行阈下抑郁的早期干预提供新的思路。

1实验方案及主要指标。

文的第一作者为我系硕士毕业生宋晓琪,目前为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为我系副教授张瑞彬。其他合作作者包括以色列海法大学Roee Admon教授、香港大学Tatia M.C. Lee教授等。该项目受到科技部 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青年科学家”(2022ZD0214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1139)、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A1515011331)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信息:Xiaoqi Song, Lijing Niu, Roee Admon, Jixin Long, Qian Li, Lanxin Peng, Tatia M.C. Lee, Ruibin Zhang, Aberrant positive affect dynamics in individuals with subthreshold depression: Evidence from laboratory and real-world assessm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Health Psychology, https://doi.org/10.1016/j.ijchp.2023.100427.